2024【九月精选】领域最新进展

2024/09/28


监管趋势


01  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商务、卫生健康、人类遗传资源、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扩大自主开放的决策部署,引进外资促进我国医疗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拟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生物技术领域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拟进行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应遵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符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药品临床试验(含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上市、药品生产、伦理审查等规定要求,并履行相关管理程序。


二、独资医院领域

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具体条件、要求和程序等将另行通知。

试点地区商务、卫生健康、人类遗传资源、药品监督管理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主动对接有意愿的外商投资企业并加强服务;同时,要加强部门间会商,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试点企业实施监督管理,及时识别、有效防范风险,扎实推进生物技术和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信息来源于国家商务部官网



02  CDE发布《以患者为中心的罕见疾病药物研发试点工作计划》


2024年9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以患者为中心的罕见疾病药物研发试点工作计划(“关爱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计划》强调,当前“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理念正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在罕见疾病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落实这一理念能够帮助药品研发企业、研究者和监管机构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从而优化相关的科学流程和技术要求。为此,CDE启动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罕见疾病药物研发试点项目,即“关爱计划”(CARE计划,Patient-Centered Action for Rare Diseases Encouragement)。此举是为了贯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快推动罕见疾病用药的工作部署,旨在提升罕见疾病药物研发的实效性。


信息来源于CDE官网



03  FDA 指南鼓励将随机对照试验整合进常规临床实践


2024年9月17日,美国FDA发布了题为《将药品和生物制品随机对照试验整合进常规临床实践》的指南草案。该指南旨在支持采用简化方案和程序的随机对照药物试验(RCT),重点关注基本数据的收集,并将研究整合到常规临床实践中。这项指南是FDA真实世界证据(RWE)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推动临床试验的灵活性,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并加速新药的开发和上市。


信息来源于FDA官网



04  欧盟发布基于单臂试验确立有效性的思考性文件


2024年9月16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正式发布了一份关于作为上市许可中关键证据提交的单臂试验(single-arm trials,SAT)确立有效性的思考性文件。该文件的草案版本于去年4月发布,征求了公众意见。定稿文件保留了草案的重点和结构,但EMA根据收到的45条利益相关者反馈意见进行了大规模修订。


EMA在定稿中强调了两项重要的修订。首先,EMA明确表示,定稿文件中包含了“更清晰的声明:作为监管标准,期望看到的是随机对照证据,SAT作为一种研究设计偏离了这一标准,因此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其次,EMA澄清了思考性文件的适用范围,明确排除了关于使用外部对照的相关指南,并删除了一个相关章节。这些修订旨在提高单臂试验在药物有效性评估中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信息来源于EMA官网



05  关于印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积极稳妥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规范管理,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起草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于2021年在北京等4省份试行,并于2022年将试点拓展到全国12个省份。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成果和深入调研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自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信息来源于科技教育司





行业动向


01  京都大学医院计划开展iPS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


京都大学附属医院计划于2025年开展一项临床试验,将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制成片状胰岛细胞,植入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以减轻其负担。该试验已获得京都大学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并提交至医药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


预计将招募3名年龄在2065岁的患者进行试验。通过手术,将健康人细胞培养的胰岛细胞制成的薄片植入患者腹部,替代其受损的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该项目薄片将由京都大学与武田制药推出,并由ORIZURU THERAPEUTICS生物制药公司制造。试验结束后,该公司计划与海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进一步确认其疗法的有效性。


信息来源于网络



02  BlueRock Therapeutics获FDA批准开展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细胞疗法临床试验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是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之一,因视网膜感光细胞发育不当、功能障碍或过早死亡而导致的视力丧失通常是不可逆的,且目前几乎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IRD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色素性视网膜炎(RP)、视锥/视杆营养不良(CD/CRD)、莱伯先天性黑蒙(LCA)、黄斑营养不良(MD)及全色盲等。至今,已鉴定出超过270个与IRD相关的基因。


2024年93日,拜耳集团旗下的BlueRock Therapeutics LP宣布,iPSC衍生细胞疗法“OPCT-001”IND申请已获美国FDA批准,将在美国开展针对原发性光感受器疾病(包括色素性视网膜炎和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的1/2期临床试验OPCT-001是首个经过临床测试的用于治疗原发性感光器疾病的iPSC衍生研究性细胞疗法,旨在通过用功能细胞替代视网膜中的退化组织来恢复视力。


信息来源于网络



03  NKGen Biotech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NK 细胞疗法早期临床数据积极



2024年912日,NKGen Biotech公布了其自体增强型NK细胞疗法troculeucel在治疗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1/2a期临床试验中1期患者队列的中期数据,并完成了2期试验的首位患者给药。


1期试验显示,接受治疗剂量为60亿个细胞治疗的三位患者在三个月内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其中两位患者的临床痴呆评分(CDR-SB)从中度AD改善为轻度AD基于这些积极结果,NKGen已启动2期试验,旨在全面了解troculeucel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益处和局限性,从而验证其潜在的治疗效果。


Troculeucel(曾名为SNK01)是一款自体、非基因工程改造的NK细胞产品,具有增强的细胞毒性,能够有效降低AD患者脑脊液中的α-突触核蛋白水平,该蛋白的升高被认为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信息来源于网络



研究进展


01  Nature Biotechnology I 实验室成功培育可移植诱导造血干细胞,预计五年内开展临床试验


近日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ong-term engrafting multilineage hematopoietic cells differentiated from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首次分化得到了与原代血液干细胞极为相似的诱导造血干细胞(iHSC)。诱导造血干细胞可以产生与人类胚胎中非常相似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这项研究或可能为患有白血病和骨髓衰竭症的儿童带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论文的通讯作者Andrew Elefanty教授表示,开发个性化的血液干细胞可以解决供体短缺和移植排斥反应问题,并与基因编辑相结合,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血液疾病的致病原因。下一步,研究团队计划在大约五年后进行1期临床试验,测试这些实验室培养的血液细胞在人体中的安全性。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4-02360-7



02  Lancet Neurology I 湘雅医院唐北沙与刘振华团队在帕金森病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唐北沙教授和刘振华副教授团队在Lancet Neur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AB32 mut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或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首次在大型中国帕金森病(PD)临床队列中对RAB32基因变异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RAB32基因在PD中的作用,揭示了中国人群RAB32基因变异谱。这或有可能为进一步明确RAB32基因变异与PD的关系以及其参与PD发生的分子发病机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24)00327-2



03  Cell | 研究团队成功实现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功能性治愈,采用移植重编程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


2024年9月25日,北京大学与昌平实验室的邓宏魁研究组,以及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沈中阳和王树森研究组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ransplantation of Chemicall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Islet Under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in a Type 1 Diabetes Patient》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将化学重编程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移植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案例


首位接受该治疗的患者在移植后成功恢复了内源性和生理性的血糖调控,移植75天后完全脱离了胰岛素注射治疗,目前疗效稳定已持续超过一年。该研究初步验证了化学重编程多能干细胞制备的胰岛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了1型糖尿病的临床功能性治愈。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9.004


分享页面

行业新闻